第368章(1 / 2)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吕布的匆忙离去,让原本还在暗自窃喜的王允稍稍松了一口气。现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貂蝉身上,她的表现将直接决定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是否能够成功。只要貂蝉不出现任何失误,那么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必然会产生裂痕。

近来,李儒的身体状况有些不佳,他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选择在家中静心养病。王允作为投靠董卓的汉室官员,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前去探望的机会。经过一番寒暄,王允发现李儒的确是因为过度劳累而生病,需要一段时间的静养才能恢复。

如此一来,朝政大权便大部分落入了王允等人的手中。然而,最终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李儒和董卓手中。尽管董卓荒淫无度,但他毕竟是一方诸侯,对于政务的处理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他明白维持基本盘的稳定对于自己的享乐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即使在纵情声色的同时,也不会完全忽视朝政。

这也正是一名合格诸侯所应具备的素养——在享受权力带来的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根基不会动摇。

因为一旦失去了基本盘,那么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在封建王朝时期,是非对错往往取决于世家大族的一念之间。这些世家大族掌控着舆论,他们的话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只要他们联手宣称某人是错的,即使这个人实际上是忠臣,也会被历史记载为奸臣。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世家大族对舆论的掌控。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如操纵媒体、控制文人等,来塑造公众的看法。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左右大多数百姓的思想,使自己的观点成为主流。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依然存在。对于那些对自身有益的舆论,人们会不遗余力地宣扬,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支持。然而,对于那些无益于自身的舆论,他们则会采取打压和限流的手段,使其难以传播。

信息茧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那些处于社会高位的人,所接触到的信息往往局限于他们周围的圈子,而底层百姓所能看到的,也仅仅是他们竭尽全力才能够接触到的有限信息。这就好比是天宫的一角,一旦有任何与之不符的事物出现,都会遭到疯狂的打压和限制。

吕布满脸怒容,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气势汹汹地直奔相国府邸而去。他的步伐快如疾风,仿佛要将地面踏穿一般。

值班的守卫们远远地就看到了吕布,他们深知这位猛人的厉害。这些守卫们都是些审时度势的人,见到吕布如此神色匆匆,心中不禁有些发怵。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都决定不去招惹这个煞星。

于是,当吕布走到府邸门前时,守卫们只是匆匆看了他几眼,甚至连阻拦的动作都没有做,便眼睁睁地看着吕布径直朝府邸内走去。

这些守卫们心里很清楚,谁要是敢去拦住吕布,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毕竟,吕布可是出了名的凶狠残暴,他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除非有人觉得自己的命太长了,否则绝对不会有人傻到去送死。

而且,这些守卫们也明白,他们不过是在这里打工混口饭吃而已。在命和职责之间,到底哪个更重要,他们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更何况,吕布还是董卓的义子,这层关系更是让他们不敢轻易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