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元首特意把隆美尔元帅,从意大利战场调了回来。德国元帅隆美尔,这位以军事才能着称的将领,负责沿海防御工事的建设。他坚信加来是盟军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因此将大量的兵力和防御工事集中部署在加来地区。在加来的海滩上,德军修建了密密麻麻的碉堡,挖掘了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沟,还布置了层层叠叠的铁丝网。此外,大量的火炮和地雷被巧妙地安置在各个关键位置,整个加来地区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钢铁堡垒。隆美尔认为,只要守住加来,就能像坚固的盾牌一样,挫败盟军的登陆计划。
而对于来自其他方面的情报,尤其是关于诺曼底的情报,德军却选择了忽视。德国情报机构曾收到一些零星的消息,暗示诺曼底可能也是盟军的潜在登陆地点。但这些消息大多未经证实,且与德军统帅部已形成的判断相悖。因此,德军高层对这些情报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固执地认为这不过是盟军的干扰手段,是为了分散德军注意力而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在德军西线的防御体系中,十个装甲师的安排也深受这种误判的影响。德军将其中七个装甲师部署在加来地区及其周边,另外三个装甲师则分散部署在法国其他相对重要的地区,但距离诺曼底都较远,且缺乏快速机动的准备。这种兵力部署使得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力量相对薄弱,一旦盟军在此登陆,德军无法迅速集结足够的装甲力量进行有效的阻击。
得知情况的朱由检急忙给元首通电,但是希特勒坚持认为盟军登陆地点是加来,不是诺曼底。于是朱由检找到隆美尔元帅,亲自告知盟军的意图,费尽口舌,总算是说服了这位元帅。
但是隆美尔元帅权力有限,在整个西线战场德军的10个装甲师中,隆美尔有权直接使用的只有3个,且在诺曼底地区的仅仅只有1个。另外,西线装甲集群司令施彭韦堡掌握着5个装甲师,希特勒本人掌握着2个师,隆美尔若想调动另外7个装甲师中的任何一个,都得请示最高统帅部。
不过在朱由检一再坚持下,元首不得已,只能同意再拨给隆美尔一个装甲教导师给隆美尔元帅,算是给足了朱由检的面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朱由检已经尽力,如果德军再守不住诺曼底,就怨不得大明王朝来,活该你希特勒命该如此。
得到一个装甲教导师后,隆美尔元帅也表示非常无奈,深知仅凭这一个装甲师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诺曼底的防御局势,只能靠增加火力点这种手段加强诺曼底地区的防御。为此,隆美尔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了大量的隐蔽火力点,部分碉堡安装了坦克炮塔。同时,隆美尔要求前沿防御前推至海中,从高潮线开始,在深海中布设水雷,浅海中设置斜插入海的木桩等障碍物,海滩上有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布设大量地雷。希望借助此种手段延缓和推迟盟军登陆时间,以谋求给德军留下更多的反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