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翊坤宫的琉璃瓦时,玄烨指节叩在缠枝莲纹的珐琅香炉上,炉灰簌簌落进他掌心,烫出一道朱砂似的红痕。
那时宜妃正跪在佛堂诵经,他借口“赐八福晋新贡的碧玺手串”,硬是将召见帖塞进了翊坤宫的漆盘。
事情虽然是梁九功办的,但的确很符合他的想法。
只是他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让明玉知道他就是那笨笨的连名讳都不知道避讳的玄三……三……三……三郎~
玄烨的耳尖又红了,差点将自己的舌尖咬到。
可恶,现在这个三提都不能提,否则他脑子里全是明玉唤他三郎的场景。
他决定了,这些日子坚决不看《贞观政要》等一切关于大唐的东西。
否则老是容易串场。
让他不由的想到李隆基和杨贵妃。
虽然《贞观政要》是太宗的东西,但是它毫无疑问的被玄宗这个后人给牵连了。
宜妃小心翼翼的侍奉在侧,她不明白皇上的来意,就像她不知道为什么皇上非要此刻叫明慧明玉两姐妹入宫一样。
宫门已经快下钥了。
像个辣椒美人的宜妃在心里骂骂咧咧。
爹的,最烦谜语人了,皇上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
正常人是不会想到狗皇帝会看上自己的儿媳的,明玉和胤?的婚事虽然还没有颁布明旨,但是后宫之中该知道的人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特别是宜妃,因为一个是和她家小九关系最好的十阿哥,一个是她母族的侄女。
温僖贵妃薨逝以后,十阿哥因为小九的缘故,跟她更为亲近,她在十阿哥那里也有几分长辈的面子。
……
行走在宫道上的明玉很显然是非常端庄持重的,说是明慧第二也毫不过分。
“明玉,一会见到宜妃娘娘,你别怕知道吗?”
明慧拍了拍明玉的手安抚道。
明玉面对姐姐的时候笑得非常灿烂。
“姐姐放心吧,我绝不会给咱们郭络罗家丢脸的。”她神采飞扬,满是自信。
明慧想说,不需要明玉一个小姑娘来维护郭络罗家的体面,她只要开心就好了。
罢了,只要明玉想做。
……
宜妃懵逼的看着听完宫人禀报八福晋和明玉格格快到了的消息后立马起身就要走的皇帝。
不是,不是你要看一看明慧明玉的吗?
这会怎的就要走了?
俗话说男人心海底针,特别是当皇帝的男人,他的心思更是让人轻易猜不着。
“皇上……”宜妃顿了顿,眼睁睁的看着玄烨脚步一顿,随后一转走进了她平日里烧香拜佛的小佛堂,里间与此刻会客的地方仅仅隔着一道帷幕。
还不等她反应,门外的明慧和明玉已经在宫女通传并得到宜妃下意识的点头后走了进来。
翊坤宫的帷幕用的是江宁织造新贡的雀金呢,玄烨隐在孔雀羽捻成的暗纹后,瞧着明玉发间那支颤巍巍的累丝蜻蜓簪——金翅上缀的南洋珠正巧映着窗外西府海棠,晃得他眼底发涩。
玄烨嫌弃这帷幕太厚,厚的让他瞧不清楚明玉的脸,又怕它太薄,薄的遮不住他的身形。
宜妃指尖叩在青花缠枝莲茶盏上,铛地一声惊落半盏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