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安全区的重建工作在磕磕绊绊中推进。
东线的防御工事损毁严重,各种物资消耗巨大,李虎还在医疗舱里泡着,虽然生命体征稳定,但赵老说他那什么“虚空力量”透支得厉害,没个十天半月别想下地。
指挥部里,气氛有些沉闷。
“物资统计出来了,还能撑一个月。人员伤亡……比预想的要少,多亏了你提前预警。”林婉清将一份报告推到张凡面前,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不过,这么被动挨打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对‘星辰’了解太少,下次他们再派个什么‘使徒’过来,我们拿什么挡?”
张凡靠在椅背上,脸色依然不算好,左臂的晶化被作战服遮掩着,但那种生命力缓慢流逝的感觉,像跗骨之蛆,时刻提醒着他所剩无几的时间。
他敲了敲桌子:“不能只守着灯塔这一亩三分地。之前的侦察范围还是太小了,让外勤队扩大搜索半径,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带,看看有没有其他幸存者聚集点。多一份力量总是好的,至少,也能多一些情报来源。”
林婉清点头:“已经在安排了。不过,外面的世界……只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
“危险也得去闯。”张凡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总比坐在这里等死强。”
几天后,一支由老兵带队的侦察小队传回了令人意外的消息。
“队长,我们在西边三十五公里外的旧工业区边缘,发现了一个幸存者营地。”
通讯器里传来侦察队长有些激动又有些迟疑的声音,“规模不大,估计也就百十来号人,但是……他们的防御工事很特别,不是我们常见的风格,看起来挺有章法。我们观察了半天,没看到丧尸或者异兽靠近,好像有什么东西能驱散它们。”
张凡和林婉清对视一眼。
“能接触吗?”张凡问。
“他们先发现了我们,派人过来了。领头的是个……嗯,自称‘赵博士’的人,看起来像个学者,但感觉不简单。”队长顿了顿,“他说,想和灯塔的负责人谈谈,关于……‘未来的生存问题’。”
赵博士?张凡皱了皱眉,这个姓氏让他下意识想起了赵老,但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他有没有说什么特别的?”
“说了不少,听起来……他对现在的变异,还有那些……嗯,高维能量什么的,好像知道不少。还问我们,灯塔是不是有个姓李的年轻人,身体很特殊,还有一个领导者,能硬抗高维存在的冲击……”队长的声音带着困惑,“队长,他怎么好像对我们挺了解的?”
张凡心里咯噔一下。对方不仅知道灯塔,还知道李虎的虚空体质,甚至可能知道自己硬撼“使徒”的事情?这就有意思了。
“他们的态度呢?”林婉清插话问道,语气透着警惕。
“很……客气。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些信息和技术,共同对抗现在的局面。不过,我总觉得……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一直在我们几个队员身上打转,特别是提到李虎和您的时候,那好奇心都快溢出来了。”
主动结盟?分享技术?还对自己和李虎这么感兴趣?张凡嘴角扯了扯,这世道,可没有免费的午餐。
“让他们过来。”张凡做了决定,“就在外围缓冲区见面,让卫队做好准备。我亲自去会会这位赵博士。”
林婉清有些担心:“会不会是陷阱?‘星辰’组织的人?”
“不像。”张凡摇头,“‘星辰’要是想动手,上次那个‘使徒’就够我们喝一壶了,没必要搞这么一出。而且……”他摸了摸腰间的模拟器,“是敌是友,见了面,探一探就知道了。”
缓冲区,临时搭建的会面点。几名全副武装的卫兵保持着高度警戒。
张凡和林婉清站在那里,看着远处几辆改装过的越野车驶近,停在指定位置。车门打开,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干净研究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看起来斯斯文文,完全不像是在末世挣扎求生的人。
这就是赵博士?张凡打量着对方。
“想必这位就是灯塔的决策者,张凡先生吧?久仰大名。”赵博士主动伸出手,笑容恰到好处,“我是赵骞,一个搞生命科学研究的糟老头子罢了。”
张凡没有握手,只是点了点头:“赵博士,幸会。你的来意,我的队员已经转达了。”
赵骞也不尴尬,自然地收回手,目光转向林婉清:“这位想必就是林婉清女士了?灯塔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恢复秩序,林女士的管理能力功不可没。”
林婉清微微颔首:“赵博士过奖了。直接说你的目的吧,时间宝贵。”
“好,快人快语,我喜欢。”赵骞笑了笑,示意身后的人拿出一个金属箱子。“初次见面,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
箱子打开,里面是两个造型奇特的装置。一个像是耳机,但结构更复杂;另一个则是一支注射器,里面装着淡蓝色的液体。
“这是我们研究所开发的两样小玩意儿。”赵骞拿起那个耳机状的装置,“‘静心仪’,可以小范围干扰低阶的精神污染,缓解幻听和焦虑症状,对于长期在废墟活动的人员有点用处。”
他又拿起注射器:“这是‘空间稳定剂’,临时性的,可以在小范围内短时间稳定剧烈的空间波动,比如……某些不请自来的‘客人’登场时,或许能争取一点反应时间。”
林婉清眼神一动。干扰精神污染?稳定空间波动?这两样东西,正是灯塔目前急需的!特别是赵老那边研究石碑碎片时遇到的精神干扰问题,还有应对高维存在降临时的空间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