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呢?\"李浮生曾问过一个茶馆里的老修士。
老修士嗤笑一声:\"西外域这种穷乡僻壤,能修成内核修士就了不得了。”
李浮生还了解到,修仙界并非如想象中那般人人修炼。
实际上,有灵根能修炼的人不到三成,而其中大部分终生都停留在纳灵境。
真正的修士大多聚集在各大门派和资源丰富的城市,普通村镇里难得一见。
他还发现西外域的政治格局颇为复杂:东部灵气浓郁处,各大宗门林立;西部则王国统治,依附于宗门生存。
通过查阅各地典籍,李浮生逐渐拼凑出西外域的全貌:
越往东走,灵气越浓郁,修士的整体水平也越高。
但在西外域与更东域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屏障,使得这里的修士很难突破内核境的桎梏。
\"有意思...\"李浮生站在城墙上,远眺东方。
晨雾中,隐约可见连绵起伏的群山轮廓。\"西外域之于修仙界,恰如凡界之于西外域。”
“层层递进,却又相互隔绝。\"
李浮生在一家商铺前驻足,观察着进出的顾客。
这家店铺专门售卖修士所需的各类物品,从低阶的含灵丹药到珍贵的灵材应有尽有。
他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大多数顾客用银钱结账,只有少数人会取出一种泛着微光的石头——灵石。
\"这位客官,可是要买些什么?\"店伙计热情地招呼道。
李浮生指着柜台上一瓶标价\"五十两银子或半块下品灵石\"的淬体丹问道:\"这灵石与银钱,如何换算?\"
店伙计笑道:\"客官是初来修仙界吧?”
“一块标准的下品灵石,在咱们西外域约值一百两银子。”
“不过...\"他压低声音,\"真要兑换起来,往往要一百一十两才换得到一块,灵石难得啊。\"
离开商铺后,李浮生继续在城中观察。他发现灵石的使用很有规律:
普通物品:一律用银钱交易
对纳灵境有用的物品:部分接受灵石
对淬体境有效的资源:主要用灵石交易
锻基境以上的珍贵物品:只收灵石
傍晚时分,李浮生在茶馆里与一位修士攀谈。
\"道友有所不知,\"那修士抿了口灵茶解释道,\"咱们西外域的灵石矿脉稀少,产出的灵石杂质又多。”
“一块次品灵石,真正能吸收的灵气不到七成。\"
他告诉李浮生,只有到了淬体境后期,修士才能真正有效地利用灵石修炼。
对低阶修士和凡人来说,灵石的实用价值远不如其象征价值。
\"所以啊,\"修士总结道,\"除非是要买那些真正的好东西,否则大家都宁愿用银钱。\"
在城西的一家老字号钱庄,李浮生与掌柜聊了起来。
\"为什么灵石不能完全取代银钱呢?\"李浮生问道。
老掌柜捋着胡须笑道:\"客官有所不知。”
“一来灵石产量有限,都掌握在各大门派手中;二来普通百姓拿了灵石也没用,反而容易招来祸事。\"
他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咱们西外域的灵石杂质太多,修炼效果有限,大人物们看不上。\"
这些交谈让李浮生更加明了,他结合这些天的见闻,逐渐理清了西外域的货币体系:
灵气质量决定价值:西外域的灵石杂质多,灵气利用率低,导致其实际价值受限。
需求决定流通:只有淬体境以上的修士才真正需要灵石,这部分人在西外域占比很小。
资源分配:对低阶修士和凡人有效的物品数量庞大,用银钱交易更为便利;而高阶资源稀少,需要用珍稀的灵石来匹配其价值。
供需关系:灵石稀少且集中在高阶修士手中,无法满足日常交易需求。
效用递减:低阶修士和凡人使用含杂质的灵石效果有限,不如银钱实用。
阶层固化:高阶资源用灵石交易,无形中形成了修为壁垒,维护了强者利益。
稳定考量:若完全用灵石交易,会导致普通百姓生活困难,引发社会动荡。
\"原来如此...\"李浮生轻抚茶杯,思绪流转,\"这不正是'物以稀为贵'的最佳体现吗?\"
更深层次的原因,他预测与西外域的整体环境有关:
这里灵气稀薄,导致灵石形成困难,矿脉贫瘠。
修士整体境界不高,对高品质灵石的需求有限。
凡人与低阶修士仍是社会主体,银钱体系更符合大多数人的交易习惯。
这种货币体系看似复杂,实则非常合理。
它既满足了高阶修士的特殊需求,又不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李浮生甚至觉得,比起凡界单纯的银钱体系,这种分层式的交易方式更加灵活高效。
次日,李浮生特意去城外的灵石矿场参观。
他看到矿工们辛苦地从岩层中开采出原石,再由专门的匠人切割成标准大小的灵石。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而最终成品的灵气含量却参差不齐。
\"最好的都送去东区域了,\"一个老矿工抱怨道,\"留在咱们西区域的,都是些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