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正与几位同僚谈论着此事,分析着这位“仙人”的来历和目的。
突然,他看到了迎面走来的程宇。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本人,但那超凡脱俗的气度和俊美绝伦的容貌,与坊间传闻的“西市仙人”形象瞬间重合。
张九龄心中一震,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身后的几位官员也停下了脚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也露出了惊讶和警惕的神色。
程宇也看到了他们。
张九龄直视程宇,礼貌询问:“请问……阁下可是仙……人程宇?”
张九龄啊?!
程宇脑海里瞬间接了一句“能温席”。
大唐开元盛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以诗文名扬天下,更以其正直敢谏、举贤任能而备受后人称颂。
他曾力主改革,推行开元新政,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他也是那个“一日杀三子”悲剧的亲历者,曾因劝谏李隆基疏远奸臣、亲近贤臣而触怒龙颜,最终被贬官离京。
在他看来,张九龄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士人。
出于对这位贤相的敬意,程宇停下了脚步。
“正是在下。敢问老丈是……”
“老朽张九龄。”张九龄自报家门。
“果然是张九龄!”
程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语气也变得真诚了几分,“久闻张相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程真人客气了。”张九龄捋了捋胡须,心中有些好奇程宇怎么知道他的名字的,“程真人此番入宫,可是有要事面见圣人?”
“正是。”程宇点头。
“既然如此,老朽正要入宫议事,不如一同前往?”
张九龄发出邀请。他心中对这位神秘的程真人充满了疑问,希望能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二。
程宇欣然应允:“求之不得。”
于是,在几位大唐重臣略显紧张和好奇的目光中,程宇与张九龄并肩而行,朝着含元殿方向走去。
一路上,张九龄看似随意地与程宇攀谈,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试探。
“程真人,老朽素来对玄学道术颇感兴趣,只是资质愚钝,始终未能窥得门径。”张九龄微笑着说道,“不知真人那日西市所展露的神通,可是道家仙法?”
“并非道家仙法,不过是些许微末伎俩罢了。”程宇轻描淡写地回答,并未深入解释【胡旋乐】的原理。
“微末伎俩?”张九龄哑然失笑,“程真人过谦了。能以琴音退敌数百,如此手段,若非仙法,又当如何称之?”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程宇平静的侧脸,又问道:“程真人既然能有此等通天彻地之能,不知对当今朝局,有何看法?”
来了。
程宇心中暗道。张九龄不愧是贤相,话题很快就引向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