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湘云冷漠(2 / 2)

但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先将人从那吴论的魔爪下解救出来。

苏旭见她应下,便不再多言,当即扬声唤来了外间的管事,一个名唤苏安的精明汉子。

苏旭靠在椅背上,沉声吩咐道:

“苏安,你立刻备马,带上几个得力的人手,再带上五百两银子,即刻启程去一趟岭南。

到了那里,先去寻当地知县,递上我的名帖,告诉他,本官要调取一名流犯贾家妇薛氏,入京进内务府绣纺当差。”

苏安躬身应道:“是,大人。

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苏旭摆摆手:

“嗯,去吧,路上小心,务必将人安然无恙地带回京城,直接送去内务府那边,我会提前打好招呼。”

“是!” 苏安领命,不敢耽搁,转身快步退了出去,立刻着手准备不提。

屋内,夜灯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安静的暖意,只剩下苏旭和黛玉两人对坐。

他的眼神专注却温和,那双略显疲惫的手随意搭在椅背上,而她则静静地依偎在他的肩头,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几分熟悉的安稳气息。

黛玉的脸色略显苍白,眉间掩藏着几丝忧愁,手指不自觉地轻攫衣袖,仿佛抓住了什么能让她安然的依托。

她心底既有无奈又有感慨,只觉眼前男子虽未言,却已让人安心无比。

她缓缓闭上眼,试图驱散脑海中那些飘忽而过的悲伤记忆,最终由衷感慨道:

“想不到到现在,我竟然还能在此时安然度日。”

苏旭前阵子入狱多时,黛玉独自在京奔波救援无果,也算尝尽了人情冷暖,

贾府宝玉和宝钗大婚当日,她被各种奚落嘲讽,谁能想到,现在四大家族尽数倒台,苏旭倒是成了圣上面前的红人。

世事无常,谁能想到,当年大观园里那些吟风弄月的女儿家,如今竟会落到这般境地,而自己,却在他的羽翼下,安稳度日,甚至还能出手庇护一二。

几日之后,薛宝钗果然入选绣女,这消息一传至京城,黛玉自然倍感安慰。

她立马去和史湘云分享这个消息,以为湘云会露出些许欣喜,毕竟她以前和宝钗关系很好。

只见她轻步走到暂时寄居在苏府的史湘云房前,轻轻叩门。

推门进去时,只见湘云正对着铜镜梳头,神情恍惚。

黛玉坐到她身边,轻声道:\"湘云,宝姐姐...她入选内务府绣纺的绣女了。很快便能回京。\"

史湘云的手顿了顿,梳子停在半空中。

她原本在贾府时,与薛宝钗情同姐妹,关系极好。

黛玉原以为她听到这个消息,会非常开心,却不想她只是很沉默地\"嗯\"了一声,继续梳着自己的长发。

黛玉看着铜镜中湘云略显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楚。

史家比贾家被抄得更早,湘云早早就被卖入青楼。

她的未婚夫家闻讯后立马退婚,那时贾家虽未被抄,却也无人伸出援手。

\"宝姐姐成亲那日...\"

湘云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我正在青楼接客。

也听到那些客人谈论着,那晚上贵妃下旨,二哥哥和宝姐姐奉旨大婚是何其的风光。

只是林姐姐,你不觉得这很滑稽吗?

我被迫卖身青楼,仿佛与我的表哥、表姐无关,

那他们的生死又与我有何关系?\"

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已经被这些过往的旧人旧事麻木了。

黛玉看着昔日活泼可爱的妹妹如今这般模样,心如刀绞。

湘云放下梳子,淡淡道:\"我如今只想着过几日清静日子。\"

那逝去的荣光和繁华,转眼就成了历史尘埃,史湘云的柔弱本性早在青楼的岁月中,被现实撕裂得无所依靠。

她沉入回忆,隐隐忆起史家被抄的那段黑暗时刻,以及她未婚夫家的急切退婚行为,仿佛全然将她作为旧日的多余“物件”遗弃。

她目尽轻尘,或许连贾家当年的冷漠,也曾深深刺痛她的心。

思及旧事,湘云脸上毫无波澜,目光里甚至流露出几分缺乏情感的麻木,那曾经鲜活的笑容早不知被压在何处。

她低声自语道:“但愿日后能万事与我无关,也算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