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 > 第181章 抵达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第181章 抵达阿穆尔河畔共青城(1 / 2)

访苏团的大部队进了宾馆,由前台经理安排房间入住,给访苏团的成员分配钥匙。

至于领队和督导员,他们的房间都是单人间,根本不用提前安排,这一进宾馆,就被谢尔盖耶夫邀请着上楼了,直奔三楼会议厅。

江省代表排队领取房间钥匙,拉着方振涛闲聊,很好奇本该在莫斯科的方振涛,为何会出现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还在宾馆等他们。

“这事说来就有些话长了,我不是跟着进出口总局的领导,去莫斯科谈技术置换的项目吗。”

“这到莫斯科交涉了几天,三十八项技术引进就跟商务部的人落实了,准备回国,意外得知孙局带队弄了个访苏团,已经朝着苏国来了。”

“项目组这趟来苏国呢,接触了很多苏国人,对于苏国人的需求也了解很多,王副局长觉得这么回国没意义,便临时改变行程,跟访苏团汇合。”

“也是巧了,正赶上谢尔盖耶夫去莫斯科开会,他得知我们要跟访苏团汇合,便邀请我们到这里做客,对我们很热情。”

“为了等你们,我们各省代表和进出口的领导们,已经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待了一个多星期了。”

排队期间,方振涛简单将自己在苏国的所见所闻和经历,跟业务组的同伴们一说,听得众人啧啧称奇,

没想到谢尔盖耶夫得对访苏团这么友善,感情项目组早就到了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并开始布局了。

“行啊老方,你来了大家就有主心骨了,你是不知道啊,我们这段期间老憋屈了,一会一起喝点。”

嗯,在原地等待,总好过到处追着访苏团跑,还能跟当地的苏国人打好关系,王局的这个决策很正确!

方振涛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几分,拍着李华麟的肩膀安慰道:“华麟,访苏团在苏国的行程,项目组一直在关注。”

“你放心,王局在进出口总局内主负责项目分配,是个真正的实干派,始终主张有能力者担重任,眼里揉不得沙子。”

“他得知了某些领队过分的行为,已经在会议厅等着孙局了,只待查清事情真相,怕是访苏团的领导层会大洗牌!”

“我去,这王局太帅了吧,我突然有点心潮澎湃,好想去看看那些领队的表情。”

李星宇闻言,笑着用肩膀碰了碰李华麟,引来了方振涛的好奇:“这位是?”

李星宇的笑容一僵,很想说,你们项目组不是很关注访苏团吗,难道连我这么大一个翻译都不认识?

但一想,访苏团里的翻译那么多,不认识他好像也挺正常...

很快,业务组的几人已经排队领了钥匙,拎着随身行李箱前往房间,

路上,冯玉刚简单介绍了李星宇的身份,与李华麟之间的关系,这令方振涛十分惊讶。

看年龄,李星宇明显比李华麟成熟太多,最起码大哥5岁以上,怎么李华麟的辈分反而比李星宇大那么多辈?

曾叔爷,妈耶...这是差了几辈人啊?!

但不得不说,有着亲戚的身份,李星宇一个林市人混到江省队伍里,也说得通。

房间内,众人久别重逢,并未有参加晚宴的打算,便把各自携带的下酒菜翻了出来,准备在房间里小酌,顺便唠唠闲嗑。

这推杯换盏还不到一个时辰,房门就被敲响了,来了几名进出口总局的代表,点名要求江省业务组的几人分开,要询问一些问题。

很快,七人分开了,各自被带走问话。

审问李华麟的是名中年人,方脸浓眉厚嘴唇,他很严肃的邀请李华麟坐下,取出了笔记本和钢笔。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赴苏项目组的成员,我叫王艺翔,现临时负责对访苏团的随行人员,进行工作上的例行询问。”

“李华麟同志,你在访苏过程中的遭遇,我已有耳闻,不要有心理压力,我需要问你几个问题,希望你如实回答。”

李华麟闻言点了点头,表情很是严肃,指着胸前的毛主席像章道:

“领导你尽管问,我以对毛主席的尊崇,与对党的忠诚发誓,绝对如实回答你的问题,不会有丝毫隐瞒。”

王艺翔的眼中多了几分满意,但很快收敛,摘掉了钢笔帽准备记录:“小同志的觉悟很高吗,值得表扬。”

“关于你被组织隔离审查,是有人举报你与苏国人过分亲密,甚至与苏国代表卡捷琳娜和安娜,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属实吗?”

“领导,这纯属污蔑,我有女朋友,从大学时期便相处,与毕业私定终身,准备年龄合适后组成家庭。”

“我与卡捷琳娜和安娜,纯属是合作上的友谊,她是苏国访华团的成员,曾随访华团前往广交会,期间的部分订单,都是我做翻译时帮其撮合。”

当下,李华麟把叶婉清的成份,自己和卡捷琳娜与安娜如何相识,撮合了多少订单,又后续有如何交集,都如实汇报,

三人关系本就清如白水,根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就算想隐瞒,难道王艺翔不会自己查吗,根本瞒不住,没意义!

王艺翔如实记录了李华麟的回答,沉吟了片刻继续问道:

“第二个问题,你作为访苏团的代表,在苏期间花费了400卢布以及部分实物,换了一台英国造留声机,被定义为崇洋媚外。”

“你在购买时,有没有考虑过这种无用品的奢侈,与你的生活需求并无太大关系。”

“访苏团代表携带的卢布,都是国家给你们用作日常开销的,你用来购买唱片机,这是严重的利己主义,与你的身份不符。”

“而且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花费高额卢布后,接下来访苏行程中,你的日常开销不够,怎么推进工作?”

“领导,容我纠正您的口误,唱片机并非无用,它更像是一个收藏品,或者无聊时的调剂品。”

“作为业务代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颜面,有时遇到委屈和憋闷只能憋着,可憋久了,人也是会有负面情绪的。”

“我购买留声机,主要是出于个人喜欢,想用它调节自我情绪,这样可以用更充沛的感情继续投入工作,这与我华夏代表的身份并不冲突。”

“至于卢布,国家给业务代表的日常开销是200卢布,我来苏国之前,置换了最高比例的500卢布,这符合访苏条例第12条,个人代表最高卢布置换上限。”

“至于在布拉格为申斯克旧货店,买唱片机花费400卢布,是我自己的钱,并未占用国家下发的200卢布,而添加的实物,也是我从国内带过来的。”

“根据访苏条例第72条,华夏代表允许自带不超过10件的小物件,作为方苏期间与苏国人沟通之用。”

“领导,我用自己携带的礼物,与自己置换的卢布购买一件我喜欢的小物件,完全符合业务代表出行条例中1183条中的任何一条,不违规。”

李华麟目不斜视,始终盯着王艺翔的双眸,字字铿锵有力,令王艺翔写字的钢笔顿了又顿,皱眉继续问道:

“第三个问题:你加入江省外贸局不过半年时间,工资每月只有56块,可不够置换这么多卢布!”

“如果你不能合理解释这些钱的由来,你肯定会因为之前的回答,被人冠以借助职位谋私利的帽子,还请你仔细考虑后,回答我!”

李华麟一愣,下意识眨了眨眼睛,他竟然从王艺翔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善意,这不是圈套吧?!

沉吟了片刻,李华麟打开了自己的行李箱,取出一本小说递给王艺翔,笑道:

“钱都是我自己赚的,我在上学时曾给国内的机电厂带过2年半的夜校,机电厂奖励过我很多票证,没给工资。”

“在校期间我成绩优异,领全部国家奖金。”

“而且,在大二的时候,我跟滨海日报社谈妥了小说发布,后续几年间我的小说有出版,也进行过签字售书。”

“我最初的稿费从单本书每月150慢慢涨到现在的两本书600,多年累积下来,我有足够的资金置换卢布,这跟我在江省外贸局开多少工资,不冲突。”

“你还出版了小说?可我得到的信息是,你是精通三国语言的翻译,且每个国家的语言等级均已达到甲级!”